“隔着屏幕也能把事儿办明白,宁波要债公司既顾及了我的难处,也替侄子着想,这调解方案我认!”完成线上签字时,身为叔叔的被告老李语气里满是无言的感激。
2017年除夕侄子小李借给叔叔老李45000元应急款,老李迟迟未还,2025年9月,小李无奈诉至庐江县人民法院。考虑到被告老李在外务工,来回奔波需要额外支出费用,本身还欠钱,为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,承办法官决定线上送达法律文书,并启动线上开庭程序。
为避免直接开庭裁判导致亲情彻底破裂,承办法官提前数日便开启“电话调解预热”。与被告老李沟通时,法官在核实剩余欠款的金额后,明确告知其未履行按时还款需承担的法律责任;经细心询问,法官了解到,受行业经营困难的影响,他暂时无力一次性偿还,非恶意拖欠不还。
联系原告小李时,面对他因长期催讨无果而略显激动的情绪,法官一边耐心倾听其委屈,一边引导:“当初除夕借钱给叔叔,也是念着亲情,你叔叔现在经济确实困难,他已经答应要分期还清借款,咱们还是走调解,不要伤了情分。”
经过多轮电话沟通调解,双方达成初步共识:老李分三年付清借款本息。
开庭当日,承办法官在“云端”主持庭审。屏幕两端,老李主动向侄子致歉:“让你等这么久,是我不对,你也知道我家庭情况确实困难,不过你放心,我一定会按照约定还钱。”
小李也放下芥蒂:“法官这么费心调和,以后有难处咱们好好商量。”一句歉意、一份体谅,叔侄双方隔着屏幕化解了多年隔阂。
从线下奔波到“云端”解纷,从电话预热到线上定调,泥河法庭让“枫桥经验”在新时代焕发新效能。法官用一次次耐心的电话沟通,将司法温度跨越山河传递,既以高效便捷的方式化解了矛盾纠纷,更守护了乡村邻里间的亲情纽带,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。
标题:宁波要债公司经过多轮电话沟通调解,双方达成初步共识:老李分三年付清借款本息
网址:https://nb.hflmwl.com/356.html
作者:宁波讨债公司 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以链接形式注明。